宜昌是長江三峽的起始點,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是中華民族偉大母親嫘祖、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依靠旅游人的精致建設,全市已建成A級景區44家,其中5A級4家、4A級15家、3A級19家,5A級景區數量在全國同等城市中居于前列。
清江畫廊
屈原故里
厚植地域文化。在旅游景區建設過程中,注重挖掘地域文化資源,把屈原、王昭君、嫘祖、關公、楊守敬等歷史名人文化、土家族文化和水電工程等文化元素有效融入景區及景區產品中,打造包裝文化多元、特色鮮明的旅游景區,使文化成為景區的靈魂,實現文化與旅游的高度融合、有機結合。三峽人家、清江畫廊、屈原故里、車溪等景區在經營過程中,注重非遺文化進景區,打造吸引力強、地域文化獨特的文化節目,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配套基礎設施。結合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推進景區配套設施建設,營造良好的旅游環境。
一是實施旅游廁所革命。全市大力推進旅游廁所革命,幾年來,共新建改建的旅游廁所340座,其中景區廁所超過半壁江山。堅持旅游廁所在A級評定、復核中“一票否決”,廁所不達標的創A不受理、復核不通過,提高景區進行廁所革命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開展“第三衛生間”建設專項行動,著力推動5A景區建設第三衛生間,并向4A景區拓展。評選表彰旅游景區廁所優秀保潔員30名,并進行獎勵,著力提升旅游廁所管理水平,推動廁所革命從建設轉向管理。中國旅游報以《宜昌旅游廁所革命“六化”同步》(標準化引領、全域化布局、部門化協同、專業化指導、板塊化推進、人性化設計)介紹宜昌市廁所革命的做法。宜昌蟬聯全國旅游廁所革命先進市,9座廁所入選湖北最美旅游廁所。
二是實施交通優化工程。對接長江三峽國家旅游風景道,以“景通路、路成景”為目標,堅持規劃同步、路景相聯、標識配套、路景一體,對主要旅游交通干線進行道路整治和景觀優化,著力打造12條直達景區和串聯景區的市域生態旅游景觀廊道,并與周邊城市有機銜接。完善旅游景區外部交通體系,解決4A以上旅游景區通景公路“最后一公里”問題,通往百里荒、九鳳谷、清江方山的公路已建設完工或即將完工。加快建設和完善旅游交通引導標識標牌,在城區街道、高速公路和旅游干線公路共新增旅游標識牌500多塊。服務自駕旅游,分片區召開推進工作會,推動建成和完善遠安金家灣、夷陵百里荒、興山朝天吼、秭歸月亮花谷、旅游新區三峽營地等12個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
三是實施智慧旅游工程。在清江畫廊舉辦智慧旅游現場交流活動,邀請移動、聯通、電信宜昌公司的負責人推介各自智慧旅游方案,積極推進景區可視化管理、智能化運營,推動4A以上景區免費WIFI、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在線預訂、信息推送全覆蓋。
精致建設景觀。牢固樹立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后天的遺產的理念,以工匠精神建設景區。屈原故里、三峽大瀑布、朝天吼、三游洞等景區在建設或升級改造過程中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是宜昌市景區精致建設的典型。精品景區的建設既受到了游客的歡迎,產生了較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又為景區創A、升A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今年三峽大瀑布通過國家旅游局組織的景觀質量評審,開啟5A創建提升之路。
標準創建,提升城市旅游品牌
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全域旅游標準化工作為抓手,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重點培育,將旅游業列入全市十大千億產業之一,圍繞旅游業“轉型、提質、增效”的總體要求,全市旅游業呈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體現在:
旅游產業轉型發展更具活力
“十二五”期間,全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65億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388億元,比“十一五”分別增長1.9倍、2.6倍,主要旅游經濟指標穩居全省第二位。全市擁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村)3個;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4個。遠安、秭歸、長陽正在創建全國全域旅游示范縣。2016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56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9%、33%。宜昌進入全國重點旅游城市,被國家旅游局評為“廁所革命”先進市,獲評“2016年度中國最美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等榮譽。被《環球時報》評為中國“十佳最具人氣旅游城市”和“十佳宜居宜業宜游旅游城市”。
旅游服務設施更加完善
突出抓好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的配套完善,著力改善旅游服務功能缺失的現狀。新建的城市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完善、匯聚人氣,中心大廳面積均達到1500平米以上,候車廳面積均達到1000平米以上,每日能提供40條以上的旅游線路,專設的景區年卡直通車可實現從中心到20多個旅游景區的無縫對接。新建的旅游信息咨詢中心,成為為游客和市民提供綜合服務的形象窗口。新增高速公路、中心城區各類旅游標識牌,大大提升了游客出入的便捷性和通達性。城區內所有公共服務場所和全市A級景區均實現WiFi全覆蓋。全市旅游廁所建設成效顯著,探索出“標準化引領、全域化布局、部門化協同、專業化輔導、板塊化推進”的宜昌模式得到了國家旅游局的肯定。三峽大壩、三峽人家、清江畫廊、三峽大瀑布等一批重點旅游景區的智慧旅游系統基本建成投入運營,部分景區實現了電子門禁、多媒體展示、車輛調度、LED信息發布、電子門票、語音解說、智能全景導游、無線網絡監控、應急智能電臺、智能停車場管理等服務功能。創建過程中,我們還注重加強全市旅游景區、賓館飯店、旅行社、旅游娛樂購物場所等旅游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在全市餐飲行業開展“三峽美食之都”建設。城市旅游設施建設的完善配套,彰顯了城市魅力,讓游客和市民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可共享、能體驗的變化。
旅游服務品質顯著提升
全市旅游市場主體發展迅速、類別豐富、實力強勁。全市共有旅行社132家,其中全國百強旅行社3家;星級飯店54家,其中五星級飯店2家;A級旅游景區44家,其中5A級旅游景區3家。全市有旅游客運公司15家,旅游客運車輛700多臺。有旅游船運輸公司7家,旅游觀光游輪15艘。有農家樂經營戶4804家,鄉村客棧和民宿348家。全市持證導游3808名,中高級導游169名。旅游行業標準化意識和品牌意識明顯增強,旅游服務質量不斷提升,一批旅游業標桿企業迅速涌現。中國國旅宜昌公司、湖北峽州國旅、大三峽國旅入選“湖北省旅游服務質量標桿單位”;桃花嶺飯店入選“湖北省十大標桿旅游飯店”;均瑤錦江國際大酒店、萬達皇冠假日酒店入選“湖北省十大滿意飯店”;清江畫廊旅游度假區入選全國首批智慧旅游景區;三峽大壩旅游區被授予“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稱號;三峽人家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宜昌市服務業獲得的首件中國馳名商標;1名導游榮獲“全國最美導游”提名獎,并被表彰為旅游系統勞動模范,10名導游入選“中國好導游”。全市共認定綠色旅游飯店31家,認定10家金盤級旅游餐館、5家銀盤級旅游餐館、4家旅游購物示范店、5家星級旅游汽車公司、3家旅游娛樂標準化企業。
旅游市場秩序更加文明規范
堅持在全市旅游行業開展以規范經營和規范執業為主要內容的行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聯合市文明委在全市開展文明旅游推廣引導行動,強化旅游業“游客為本,服務至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強化旅游從業人員的文明素質養成,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聯合市公安、工商、安監、交通等部門力量,建立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工作機制,針對游客反映強烈的虛假廣告、強迫購物、黑車黑導、不合理低價游等突出問題集中打擊和整治,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加大對旅游企業的違法違規處罰力度,近兩年來共處罰違規旅游企業10家,約談違規旅游企業負責人21人,下達整改通知書56份,并將典型案件進行通報和媒體曝光。加強旅游安全管理工作,連續多年未發生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加強旅游投訴處理,專門設立旅游投訴接待中心,有效投訴處理結案率連續兩年達到100%。
游客滿意度持續攀升
省旅游委委托清華大學對全省各市州游客滿意度進行調查測評,宜昌市連續三年排名全省第一位,市委市政府領導多次批示予以肯定。2015年,省旅游委開展旅游發展評價體系調查測評,宜昌市旅游發展指數78.4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2分;游客滿意度為79.3分,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分,兩項指標排名均居全省地級市第一位。今年5月,宜昌市委托第三方機構三峽大學對游客滿意度進行調查測評,調查數據顯示,2016年宜昌市游客綜合滿意度為92.9%,其中游客的評價得分為88.45分。
堅持標準至上,品質至優的創建理念。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既大又強、特優特美”大城建設目標,堅持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轉型蛻變,通過貫徹實施旅游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把服務品質提升作為首要目標,把提升游客滿意度作為第一考量。創建期間,市政府堅持問題導向原則,集中規劃建設了一批旅游發展急需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解決了城市旅游的“短板”問題。同時,立足構建“大旅游”格局,新建了具有全國一流水平的宜昌規劃館、宜昌智慧館、宜昌博物館和奧體中心。城市快速公交系統BRT全面建成運營。三峽國際機場獲評國際SKYTRAX四星級機場,成為全球首家500萬人次以下的區域機場。宜昌火車東站成為中西部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三峽樞紐港正在建設成為區域性綜合水上交通樞紐。“愛上宜昌”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得到認可,宜昌旅游的總體舒適度和美譽度得到全面提升。
推進改革,培育宜昌旅游新業態
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引導各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優勢、氣候特點、文化特色,按照錯位發展、差異競爭、優勢互補的思路,東部重點發展休閑、體驗類鄉村旅游產品,西部重點發展觀光、康養、度假類產品,城郊重點發展周末休閑類產品。適應四季變化,推出綠色美食農家游、花語田間踏青游、四季果蔬采摘游、田園風光生態游、騎行徒步健身游、康體運動休閑游、休閑農莊體驗游等大眾產品,以賞花游為主的“花花世界”,以綠色休閑、洗肺養生為主的“綠綠蔥蔥”,以農家樂綠色美食、以水果采摘為主的“津津有味”,以年豬節、年貨廟會為主的 “紅紅火火”等擴大了鄉村旅游的影響力,豐富了產品類型,增加了游客選擇機率,滿足了游客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各地“八仙過海”,形成景區依托型、城郊休閑型、觀光農業型、新農村建設型、特色村寨型、山地避暑休閑型等六大鄉村旅游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城市旅游。破解城市旅游“空心化”,推出了“交運·長江夜游”、三游洞夜游和“空中游宜昌”等特色旅游項目。以目前世界上技術難度最高和規模最大的升船機——三峽大壩垂直升船機建成為契機,適時推出“交運·兩壩一峽”船過升船機旅游項目,受到游客青睞。積極推進通航旅游發展,清江畫廊通航旅游成功飛行并入選全國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
鄉村示范,引領休閑旅游新發展
一是突出標準化,大力完善鄉村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整合和利用好發改、農業、住建、國土、水利等部門的政策、項目、資金,加大鄉村旅游基礎服務設施力度。夷陵區、遠安縣等地堅持標準,以全域旅游統領鄉村旅游發展,舉全縣(區)之力發展鄉村旅游,提升了基礎服務設施檔次和鄉村旅游發展水平。
二是突出品牌化,深入開展鄉村旅游創建工作。支持長陽縣高家堰、夷陵區龍泉鎮創建湖北旅游名鎮,宜都市五眼泉村、長陽自治縣鄭家榜村、五峰自治縣栗子坪村、夷陵區官莊村、遠安縣金橋村創建湖北旅游名村,以湖北省旅游強縣、旅游名鎮、旅游名村、旅游名街、高星級農家樂、全國省市三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創建為抓手,積極推進鄉村旅游業態培育。
三是按照錯位發展的思路,部分縣市區根據自身資源優勢、氣候特點、文化特色,新建或提檔升級了一批鄉村旅游項目:主要有三峽奇潭、朱家樓子莊園、同心花海、煙集花海、三峽月亮花谷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旅游項目,更加豐富全市鄉村旅游產品,為全市鄉村旅游發展增添了活力。
四是堅持產業融合發展理念,不斷拓展鄉村旅游發展空間,完善旅游產業體系。通過旅游與農業、體育、文化、地質融合發展。以節慶活動為載體,帶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促進鄉村休閑農業配套景區化,打造更多的戶外運動、文化節慶、地質景觀等鄉村旅游產品。
活力營銷,開辟宜昌旅游新天地
近年來,宜昌市旅游委突出“活力營銷”主題,不斷創新市場營銷策略和方式,不斷塑造“愛上宜昌”旅游品牌,以整合營銷為突破口,以事件營銷為引爆點,新媒體策應,旅行社效應放大,積極開拓國內外客源市場,努力實現從營銷旅游資源到營銷旅游生活方式的轉變,從營銷旅游城市到營銷城市旅游的轉變。
以整合營銷為引擎,形成引領效應
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原則,在過去“8+1”旅游骨干企業形成的城市與旅游營銷聯盟的基礎上,成立了由13個縣市區組成的宜昌旅游發展聯盟,統一整合資金資源,整合各方營銷力量,統一協調行動,形成了市縣聯動、政企聯手、“全市旅游一盤棋”的市場營銷新機制,初步達到了資源共用、品牌共享、形象統一的旅游營銷效果。以聯盟為平臺,積極組織縣市區和重點骨干旅游企業策劃開展了系列主題旅游營銷活動,發揮了較強的主導引領作用。如舉辦了枝江市桃花藝術節、夷陵區鄉村旅游節、長陽縣木瓜花文化旅游節、遠安縣嫘祖文化節、五峰縣春茶旅游節和土家女兒會、秭歸縣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等等。
以事件營銷為手段,形成品牌效應
通過策劃和組織主題旅游事件營銷活動,借“事”造勢,擴大宜昌旅游品牌傳播。首先,針對大學生市場,開展了以“愛上宜昌·追夢青春”為主題的宜昌三峽首屆大學生創意文化旅游嘉年華活動,立足中部六省市,覆蓋全國200所高校,組織了旅游嘉年華啟動儀式、大學生Cosplay水上狂歡夜暨篝火晚會、創意H5網絡作品設計大賽、超級脫口秀PK賽等系列活動,推出了四條大學生創意旅游線路。其次,針對夏季避暑度假市場,開展了以“男人一路歡笑、女人一路尖叫”為主題的激情宜昌國際漂流旅游系列大獎賽活動,組織了朝天吼龍舟國際漂流大賽、青龍峽“寶貝去哪兒”親子趣味漂流大賽和九畹溪大學生漂流大賽。第三,針對自駕游市場,組織了以“戶外福地、自駕天堂”為主題的宜昌全域自駕游大會,邀請省內外100多家自駕游俱樂部參加,推出了宜昌十大經典全域自駕游線路和三條主打線路,響亮提出打造湖北第一個全域自駕游示范城市。開展了以“愛上宜昌、自由自駕”為主題的全國自駕游宜昌活動,來自15個省市42個城市的500多臺自駕車2000余名自駕游客參與。這些活動的開展,較好地推介了宜昌自駕游的品牌形象。
以新型媒體為渠道,形成精準效應
發揮新媒體傳播優勢,實現“所有人對所有人的傳播”,達到傳播效應的最大化。一是與新浪·湖北合作,開展跨國CP愛上宜昌活動。邀約全球來自4大洲7個國家(美國、英國、俄羅斯、波蘭、印尼、哈薩克斯坦、剛果)、具有一定知名度及影響力的外國友人與中國旅游大V組成8組“跨國CP”,開展宜昌景區真人秀活動,共發布80條微博進行網絡直播,開展9場視頻直播,共計觀看人數129萬多。#跨國CP愛上宜昌#微博話題曝光量高達5千多萬,討論量6500多,這場中外文化的創意交融已然引爆全球網絡,吸引了海內外眾多旅游愛好者的關注。二是與途牛網合作,開展動車專列宜昌專線游活動。通過途牛網PC端、APP端、微博微信及社區頻道等推廣渠道,開展宜昌2日游、3日游、4日游線路產品線上推廣活動。同時,線下以動車專列跟團游方式,組織80趟動車專列游客來宜昌旅游。三是與鳳凰湖北合作,開展宜昌旅游主題形象口號征集活動。
以旅行社為杠桿,形成落地效應
充分發揮旅行社直接對接旅游者的營銷優勢,依托旅行社內引外聯,撬動客源地市場。一方面,針對不同客源市場,以獎勵政策、線路廣告補貼等方式,引導本地旅行社策劃和推廣不同旅游線路,提高旅行社營銷的成功率。如針對暑期避暑度假市場,與宜昌峽州國旅、順達國旅、海峽國旅、長江觀光國旅、江山國旅等重點旅行社合作,積極推廣宜昌休閑度假避暑旅游線路,在湖北、湖南、上海、安徽、福建、重慶等22個城市33家媒體上,有針對性推出了15條符合當地游客需求的宜昌休閑度假避暑旅游線路。另一方面,開展山東、山西和河南專列大巴車自駕車宜昌專線游活動。組織了山東濟南、青島、淄博等16個地市500家重點旅行社來宜昌踩線,推出了山東至宜昌4晚5日游旅游線路。舉行了“山東、山西、河南大巴車專列自駕車游宜昌”簽約儀式。與山東風向標旅游聯盟加強合作,以大巴車形式組織3萬多名山東游客到宜昌旅游。與河南中原鐵道國旅、河南萬達國旅等組團社加強合作,組織7趟專列、7次自駕車團隊來宜昌旅游。與山西旅游商會旅行社分會、自駕車分會加強合作,組織6趟專列、6次自駕車團隊來宜昌旅游。這些活動的開展,充分調動了旅行社撬動市場的積極性,強化了策劃產品的針對性,極大地提高了旅行社客源開發的有效性和成功率。
我們始終把活力營銷作為市場營銷的風向標,通過一次次體驗式創新型營銷,吸引更多游客的關注和參與,真正讓海內外游客愛上宜昌。
文明旅游,提高旅游行業品質
近年來,宜昌市緊緊圍繞旅游中心工作,圍繞把宜昌旅游業打造成千億產業目標,把文明旅游建設同旅游業轉型發展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全行業文明素質,為推動旅游工作跨越發展提供了精神支柱和智力保證。2013—2015連續三年,宜昌市游客滿意度工作穩居全省第一方陣,沒有旅游安全責任事故發生和重大旅游投訴。
領導重視,加強指導
市旅游委領導班子堅持把文明旅游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對全市文明旅游工作進行部署,明確了目標、任務,并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措施。組織專班深入星級酒店、旅行社、A級景區進行文明旅游檢查指導,推進各景區完善設施、改善服務、整治秩序、優化面貌,積極開展文明旅游引導活動,設置愛護衛生、保護環境提示牌,要求導游全程做好文明勸導,通過“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等文明引導詞,及時勸阻游客的不文明行為,營造了“美麗宜昌、文明暢游”的氛圍。
突出重點,整體推進
(一)突出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在全市旅游行業所有從業人員中廣泛開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24字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各旅游企業積極加大宣傳力度,景區內標志性節點、關鍵區域和旅行社門店、星級酒店醒目處張貼、展示24字宣傳內容。在局機關按照“五個一”的標準設立道德講堂,通過旅游行業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互相教育感染身邊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道德講堂”中,把“道德講堂”辦成提升旅游行業從業人員素質的新平臺,聚集旅游發展正能量的重要載體。
(二)突出開展誠信經營主題實踐活動。以創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為契機,組織全市A級景區、旅行社、星級飯店等單位組織從業人員認真學習《旅游法》、《湖北省旅游條例》、《中國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為指南》和《中國公民國內旅游文明公約》等,提升業務素質和服務質量。制定《宜昌市旅游行業誠信公約》,完善《宜昌市導游人員管理辦法》等辦法,將誠信經營、誠信服務納入其中,并組織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學習,使企業經營服務行為有制度可依。“3·15”組織開展以“創建誠信旅游倡導理性消費”主題宣傳活動,向游客發放《誠信公約》等宣傳資料,讓游客了解自身合法權益。聯合工商、物價、質檢等部門合執法檢查,“五一”、“十一”等節前重點檢查,誠信經營專項檢查,日常常規檢查等方式,加大對旅行社使用《湖北省國內旅游合同》規范文本和落實服務質量跟蹤意見反饋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打擊虛假、違法旅游廣告,查處無經營資質和超經營范圍發布旅游廣告行為,查處非法轉讓經營資質、惡性價格競爭、強迫消費等違法違規現象,堅持重拳出擊、標本兼治,著力整頓旅游市場秩序。重點針對三峽游客中心周邊一些社會閑散人員的尾隨游客、誘導欺騙問題,交通、公安、旅游、工商等部門聯合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三峽游客中心周邊旅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加強投訴處理,全年受理有效投訴288起,處理結案率100%,樹立了全市旅游誠信經營形象。
宜昌環保志愿者景區倡文明
(三)突出開展文明志愿服務活動。把志愿服務納入行業規范,促進志愿服務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出臺了《關于建立中國旅游志愿者隊伍開展旅游志愿服務的通知》,舉辦了宜昌旅游志愿者啟動儀式,志愿者代表進行了宣誓。大力開展導游、志愿者志愿服務工作,引導市民游客愛護公共環境,遵守交通秩序,爭做文明旅游形象使者。
(四)突出開展文明示范創建等活動。按照省旅游局要求,在全行業開展了“中國好導游”、“中國好游客”的選拔推薦活動,宜昌市1名導游榮獲“全國最美導游”提名獎,10名導游入選“中國好導游”,4名導游榮獲“湖北十大最美導游”稱號。
依法治旅,凈化旅游市場環境
堅持完善機制,推動旅游市場秩序綜合治理
宜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把旅游環境營造和游客滿意度提升作為基礎工作,將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予以統籌部署,納入政府重點督查事項進行專項督查。成立了旅游市場綜合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本區域旅游市場綜合監管的指導、協調、監督等工作。政府分管旅游的副市長任組長,市旅游、公安、交通、工商、食藥、物價、城管等18個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明確了相關成員單位旅游市場綜合監管職責。進一步強化市旅游委的綜合協調作用,通過整合執法力量,制定責任清單,組織公安、工商、交通、食藥、城管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共同對旅游市場進行綜合監管,每年集中開展聯合執法達到 10 次以上,真正做到常態化監測、無縫隙對接、專業化指導、制度化運行。
三峽大壩旅游景區,整治后更加整潔有序
整治“三黑”亂象,擦亮城市旅游窗口
長期以來,在宜昌火車東站、三峽機場、三峽游客中心、夷陵廣場、葛洲壩船閘、三峽專用公路沿線及三峽大壩周邊一些社會閑散人員依托車站、碼頭及游客集散地游客來往較多的特點,盤踞在上述區域對進出站或經過的游客尾隨、誘導欺騙,甚至強買強賣,大打出手,給宜昌全國文明城市和優秀旅游城市形象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嚴重干擾了宜昌旅游的正常秩序。
根據市委“轉作風、抓落實”會議精神和全市旅游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要求,嚴厲打擊欺客宰客的這一旅游城市“頑疾”,擦亮城市旅游窗口,市政府專門成立了宜昌市整治“三黑”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副市長周正英同志為組長,旅游、公安、工商、交通運輸等四部門各抽調5名工作人員組成整治工作專班,負責全市整治“三黑”專項打擊行動的綜合協調、跨區域案件的查處和督辦檢查。按照“屬地管理、部門聯動、各司其職、齊抓共治”的原則,三峽工委、宜昌高新區、旅游新區、長陽縣、秭歸縣、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猇亭區分別成立分管領導牽頭負責的工作專班,負責本轄區“三黑”專項整治工作。通過“廣泛宣傳發動、全面調查摸底、整肅涉旅企業、完善導引服務、加強現場管理、依法嚴肅查處、建立長效機制”7項整治措施,形成整治合力,依法規范旅游市場秩序,遏制旅游市場亂象。截止目前,公安部門共查處滋擾市場秩序的喊客拉客154人,勸離“黑導”896人次,拘留8人;交警查處違章車輛1758起,處罰金額176800元;運管部門查扣非法營運車輛11臺,處罰違規旅游車輛3臺,班線客運車輛2臺,出租車12臺。旅游、工商部門取締違法旅游接待服務點8個,查處租用“黑車”旅行社1家,查處旅行社門市部違規經營案件1起。在旅游通道、停車場等區域增設54塊引導標識和46塊警示牌,印制發放《游客出行溫馨提示》20000余份向游客免費發放;兩次組織涉旅企業進行法制教育,就斬斷“三黑”利益鏈劃定紅線,提出明確要求,督促企業開展自查自糾,整肅和規范涉旅企業經營行為。
通過綜合整治,十大城市旅游窗口多年存在的“黑導”、“黑車”、“黑旅游服務機構”、“兔子”拉客宰客等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的的“頑疾”得到有效遏制,宜昌東站、三峽機場、三峽游客中心等城市窗口旅游市場秩序明顯好轉。“五一”、“端午節”期間,“三黑”問題集中的夜明珠、三峽專用公路三角地、宜昌火車東站、長陽清江畫廊等地,投訴數量大為減少。市旅游委在假日期間接到咨詢、情況反映或投訴僅61起,同比下降了63%,無重大旅游服務質量投訴。
堅持問題導向,凈化旅游市場環境
針對當前旅游市場出現的不合理低價游、強迫購物、違反合同及服務質量等問題,宜昌市旅游委以問題為導向加大旅游市場綜合執法力度。堅持按照“六步法”市場執法監管模式,持續開展“不合理低價游”專項整治活動。即:監控旅游廣告,與工商等部門建立聯系制度,發現問題,立即查處;管控線路價格,對以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活動的高發頻發線路,實行重點管控;暢通投訴舉報,設立24小時投訴舉報電話,發動社會公眾和業內同行監督舉報;明察暗訪,開展大規模的市場檢查,并不定期組織暗訪,監督旅行社團隊操作和服務質量;實施約談警告,發現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的,立即約談,限期整改;嚴格依法查處,堅持貫徹實施旅游法不走樣、加強監管執法不變通、依法打擊不手軟,依法查處了一批旅游違法案件。
2016年以來,根據國家旅游局、省旅游委關于開展整治“不合理低價游”專項行動的通知精神,分階段開展六個專項行動,針對旅行社違規經營問題,提出了“八條禁令”、“二十七項措施”,進一步規范旅行社經營行為。市、縣兩級旅游執法機構成立工作專班,加大旅游市場檢查力度,嚴厲打擊“不合理低價游”、強迫游客購物消費、無證無照等旅游違法行為。對頂風作案組織“不合理低價游”等違法違規的旅游企業實行“零容忍”,從嚴、從重、從快予以處罰。市旅游綜合執法支隊先后對旅行社存在的“不合理低價游”、廣告宣傳、線路價格、旅游合同簽訂等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同時通過線上線下監控旅游廣告,管控線路價格,對以不合理低價組織旅游活動的高發頻發線路予以重點管控,一旦發現問題線索,立即查處。共檢查旅游企業80余家,檢查帶團導游470余人次,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企業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5份。共查處17起違法違規案件, 分別對12家旅行社和9名個人作出了行政處罰。對8家涉嫌輕微違規或經營操作不規范的旅行社負責人進行了戒勉約談。
暢通投訴渠道,保障游客合法權益
為暢通旅游投訴渠道,加強各職能部門投訴舉報信息互聯互通,市旅游綜合執法支隊專門編印了《宜昌旅游綜合執法手冊》,對與游客維權密切相關的旅游、工商、食藥、交通、公安、物價、質監等屬地職能部門的職責、地址、責任人和投訴電話進行實時更新,對所有旅行社、外地旅行社宜昌分公司、旅游景區、星級飯店等旅游企業的地址、電話及總經理、分管投訴的負責人、分管安全的負責人的聯系方式進行實時更新,方便相關部門快速反應,及時就近處置游客投訴和查處案件,提高處置效率,也方便游客遇到問題能夠便捷的得到處理,少走彎路,減少環節,降低維權成本。通過12301旅游投訴平臺、市政風行風熱線、市長熱線等多種渠道受理旅游投訴,實行“首問負責制”,制定《旅游投訴回訪制度》,游客有效投訴的受理率、結案率和回訪率均達到100%。2016年來,共受理投訴459起,理賠金額56.7萬元,未發生因對投訴處理不滿而出現上訪、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的情況。
踐行服務理念,推動旅游品質提升
注重執法與普法結合,宜昌市旅游綜合執法支隊在重要時間節點、活動載體、游客相對集中的重點景區、主要旅游通道,設立“旅游流動執法點”,加強法律宣傳,接待游客咨詢,指導游客理性消費,合理維權。進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務設施,集中建設一批旅游咨詢中心、導向標示牌和旅游廁所,指導重點景區設定游客最大承載量,制定《旅游區預約、預警、分流預案》,指導游客錯峰出行。在重點節假日到來前,市旅游綜合執法支隊要求各縣市區旅游局和4A以上旅游景區修訂完善并上報了節日接待方案、客流高峰疏導分流方案、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同時督導旅游景區落實最大承載量公示制度。2016年“十一”國慶節,在國家旅游局發布旅游“紅黑榜”上,宜昌市清江畫廊景區獲綜合秩序最佳景區、三峽大壩景區獲旅游安全保障最佳景區、三峽人家景區獲旅游服務最佳景區,為游客營造了文明、安全、舒適的旅游氛圍。宜昌市連續三年在全省游客滿意度調查中位居全省首位。
服務升級,構建集體協商“宜昌樣本”
2016年,根據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和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導游勞動權益保障的指導意見》精神和要求,宜昌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全國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試點城市之一。為積極探索在旅游發展新常態下建立和完善以保障導游合法勞動權益為核心的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制度,宜昌市按照“行政部門主導、行業組織協商、旅游企業管理”的工作思路,積極推進,先試先行,率先在全國取得成效。
一是部門聯動,構建集體協商新機制。市旅游委、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共同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宜昌市開展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對試點工作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實施,科學完成頂層設計。
二是突出重點,建立集體協商新體系。即構建集體協商組織機構、規范集體協商運行模式、完善集體協商保障機制、構建集體協商監管體系。重點把握三個關鍵環節:首先,明確集體協商的主體。以全市125家旅行社為資方,以4000名導游為勞方,勞、資雙方通過民主推薦、公示公告和網絡投票公開選舉出14位協商代表,全程參與集體協商。市旅游委還研發了微信和PC端同步的在線投票系統,增強了集體協商的透明度和參與面;其次,明確集體協商的內容。勞、資雙方通過市場調研,以導游的基本工資、帶團補貼為集體協商內容,帶團補貼細化到不同旅游線路和節假日等,甚至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都納入集體協商的范疇;最后,明確集體協商的程序。勞、資雙方依法要約,平等協商,先后歷經3個月6輪集體協商會,不斷溝通交流,廣泛征求意見,甚至妥協退讓,求同存異,最終達成一致,形成《宜昌市導游行業勞動報酬保障性標準》。
三是注重實效,形成集體協商“宜昌樣本”。同年8月,宜昌市在哈爾濱召開的全國導游體制改革大會上,就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試點工作作了經驗交流發言。12月13日,國家旅游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聯合在宜昌召開了“全國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試點工作交流會”和“宜昌市導游勞動報酬集體協商(第六輪)現場觀摩會暨集體合同簽約儀式”,國家相關司室負責人,湖北、福建、吉林省、市旅游、工會、人社部門相關負責人,新華網等中央及省、市十多家相關媒體參加會議。會上,宜昌市發布了全國首個《導游行業勞動報酬保障性標準》,勞、資雙方首席代表簽訂了全國首份旅游行業集體合同,優秀導游代表發出了《抵制低價游,拒絕零報酬——宜昌倡議書》。宜昌形成的集體協商工作新機制、新體系,構建了旅游行業職工勞動報酬集體協商的“宜昌樣本”,在全國都有強大的示范作用,對全國導游隊伍建設、保障導游勞動權益、促進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此項試點改革工作受到中央領導的關注和國家相關部委的高度肯定。《工人日報》、《中國旅游報》、《湖北日報》以及新華網、國家旅游局官網、湖北省政府官網、湖北衛視、湖北經視等各大媒體先后發布相關報道33篇。
保護長江,塑造三峽生態家園
2016年12月2日,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旅游論壇在宜昌舉行。該論壇是“中國長江論壇·2016生態三峽·宜昌試驗國際研討會”的專題活動之一。論壇由宜昌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發起,來自鄂西、渝東、湘北10個旅游城市的業界人士參加,共商三峽旅游發展,助力三峽生態經濟合作。
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建設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 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旅游論壇是三峽區域旅游城市搶抓該區域旅游合作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協力推動區域合作、共同發展旅游的舉措。論壇旨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指示精神,在“五大發展理念”指導下,深入探討“雙全時代”發展旅游業對于促進“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生態治理和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重功能,交流三峽區域各地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創新旅游產品的經驗,推進“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的旅游營銷合作,促進三峽區域旅游快速發展。鄂渝湘旅游業專家從當前全域旅游的發展形勢和三峽區域立體交通新格局,分享了當前旅游發展成果。專家一致認為,旅游業是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的先行產業,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已明確為國家級的旅游主體功能區,要把發展生態旅游業作為三峽庫區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居民就業和精準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予以重點扶持。
鄂渝湘10地旅游部門發表《三峽生態經濟合作區旅游建言》。今后,宜昌、荊州、神農架、恩施、常德、岳陽、巫山、巫溪、萬州、開州等10地將共同加強政策扶持、堅持生態優先、發展全域旅游、開展旅游產品創新、推進旅游營銷合作,打造長江三峽國際旅游目的地品牌。
產業融合,打造宜昌千億旅游產業
近年來,宜昌市委市政府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按照“兩個率先”、“兩個進位”的要求,堅持把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強培育,將旅游列入全市的千億產業,制定實施《宜昌千億文化旅游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通過創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及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城市,文化旅游業躍升千億產業能級,2016年,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565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02億元,主要旅游經濟指標居湖北省第二位,圓滿完成三年行動計劃任務。
今年,謀劃制定《宜昌千億旅游產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力爭到十三末,把旅游業建設成為集約化程度較高、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綜合性、平臺性產業。把宜昌市建成湖北省旅游發展極、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重要節點城市。
全市旅游行業全面推進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全力推進旅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著力推進旅游與文化、體育、地質、康養、教育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遠安縣舉辦了國際田野馬拉松賽、枝江市舉辦了百里洲環島自行車賽、夷陵區舉辦了中國龍舟公開賽、興山舉辦朝天吼自然水域國際漂流大賽和汽車場地越野賽等,12家單位納入“湖北省首批地質旅游示范景區創建單位”,一批項目和單位開展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創建。充分發揮三峽工程全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中國十大科技旅游基地的品牌優勢,三峽大壩與屈原故里共同推出“學貫古今”研學旅游產品,致力打造全國研學旅游產品第一品牌。服務自駕旅游,分片區召開工作交流推進會,推動建成和完善金家灣、百里荒、月亮花谷、三峽營地等12個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適應休閑度假旅游需要,學習考察利川民宿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在五峰土家族自治縣長樂坪鎮開展民宿旅游試點示范。強力推動宜昌三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支持柴埠溪、栗子坪、百里荒等創建省級旅游度假區,以創促建、以創促轉。